前言:

今天的國學常識課程,我們討論到關於可汗學院的運作模式。在腦力激盪的時候,有位同學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是因為學習才需要,還是因為需要所以才學習?聽了這個問題,我想了許久,也有了一些心得。

在一切開始之前

要深入探討一件事情最害怕的就是陷入歧義之中,思考到了末尾若發現事件定義得不夠嚴謹很容易會找不出結論。因此我想先來探討”何謂學習?”、”何謂需要?”

何謂學習

學習理論的觀點,學習可以是行為論中的”個體經由練習或經驗,而在行為上所產生的較為持久性的改變”;抑或者是認知論中的:”由於經驗而在知識或認知結構產生持久性改變的歷程”。在我的認知當中,前者較接近類似反射動作的記憶機制,利用大量的訓練產生習慣;後者則是藉由嚴謹的推導架構出自己的知識網,而知識網的穩定度取決於其複雜的程度。若要一言以蔽之,前者屬於歸納法,歸納所有刺激以及反應;後者為演繹法,利用現有的知識或資訊推導出新的東西。

關於以上兩種理論更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考文末的附錄,本文中所討論的學習是認知論中的學習。

學習與需要

本段落共分三部分,前兩部分就學習與需要的先後進行討論,最後一部分為我個人的觀點。

因為學習才需要

All I know is that I know nothing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無所知 -Socrates(蘇格拉底),470~399 B.C

這個想法應該不難理解,許多人或許能在思考兩三分鐘後就輕易得到這個結論。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有許多人在讀書的時候會需要購買參考書,用以更快速理解內容並且練習題目。然而,在你甚麼都沒有學會,連小學都還沒有進入的年齡時,你會去買參考書嗎?很顯然是不會的。理由相當簡單:我根本啥都不會啊,我連有參考書這種東西都不知道,幹嘛要去買。只有在學習了,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之後,才會去買參考書來使用。

從這個角度看,可以得到”因為學習了,才發現自己需要甚麼”,如果不學習,我們將只會是一隻待在井底的青蛙,不知道外面還有廣闊的海洋;僅會是待在地球上的普通人,不知道外面還有廣闊的太空。

因為需要才學習

雖然前面提到的”因為學習才需要”看似相當有道理,不過再想深一點的人或許會發現問題。我們所做的每一個舉動都是為了某個目的

附錄:名詞解釋

本篇文章中使用了某些專業的心理學名詞,雖然都有附上參考資料的連結,但是從參考資料中理解是需要一點時間的,筆者在寫文章的時候也花了極大量的時間閱讀參考資料。為使讀者能夠更快的上手這篇文章,筆者將自己在閱讀參考資料時的一些重點以及心得列在下方。

由於所有內容皆為筆者在參考資料後整理得到,因此難免會發生認知錯誤等問題,還請於評論區中告知,萬分感激。

學習理論

幾乎算是本篇文章中最基礎,抑為最重要的概念。如果沒有學習理論,即無法明確定義學習,如此,在討論到極為深入的時候,可能會發生歧義。本篇中使用到的學習理論共有兩種,其一為認知主義,其二為行為主義。

認知主義中的學習理論

我們在各學習方法中所見的長短期記憶即為此理論的一部分,此理論注重大腦中的思考過程。學習者透過認知過程(cognitive process),把各種資料加以儲存及組織,形成知識結構(cognitive structure),此即可汗學院運作的原理。簡單講,我們必須要將所學串聯,將其分別應用於其他學習到的知識上,架構出學習的脈絡。

舉例而言,高等數學中的複數平面、微積分等技巧在我們的生活中幾乎不會使用到,這也導致了在學習過後容易忘記。然而,若是在學習物理科學的時候一併學習高等數學,會減少忘記的比率。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這是相當直觀的,人腦的記憶是藉由神經網路的迴路組成,而神經網路則是由無數個神經元藉由突觸連結而成。當我們複習的時候,突觸間的連結加強,這也使思考的速度加快。反之,若一知識長期沒有複習,突觸間連結減弱,自然會容易忘記。

那麼,要如何使一個知識不容易忘記?若我們建立起足夠複雜的神經網路,即便當中有幾條突觸間的連結減弱,對於整體而言影響不會太大。因此,若能將高等數學與物理科結合,能建立起強大的神經網路,整體的穩定性也會提升。這一點,在機器學習領域中被廣泛利用。

行為主義中的學習理論

相較於認知主義注重於大腦內的思考,行為主義較偏重實際上的經驗。簡單講,就是一套SOP:受到刺激>得到資訊>進行歸納。在歷史上有一個相當著名的實驗:巴甫洛夫的狗。著名心理學家伊凡·巴夫洛夫對他的狗進行了一個實驗:他每次要給狗吃東西前會搖鈴鐺(刺激),接下來才會給狗食物(資訊),久而久之,他的狗學習到了”每當鈴聲響起,就會有食物”(歸納)。在進行了多次之後,每當狗聽到鈴鐺聲響,就會流口水,代表他認為馬上有食物可以吃了。這就是一個經典的行為主義中的學習理論。

行為主義中的學習理論其實是不難理解的。人體是如何運作的?還不都是收到刺激之後做出反應。而這個反應的依據可能是當下做出的決策,抑或者是-絕大多數情況下的-依照以往的經驗來判斷。在考試的時候遇到題目我們通常會下意識的思考是否有寫過類似的題目,是否有可以使用的公式,將一切的程序最簡化,避免掉不必要的麻煩。這就是我所認知行為主義中學習理論的內容。